为进一步提高我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息县农机局多措并举,全力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的实施,2018年,建设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1个,示范规模2000亩;建设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1个(采取1 4模式),示范规模5000亩。
一、强化组织领导推动
成立由县农机局局长任组长,主管副局长任副组长,相关股室、站(校)、合作社负责人为成员的息县2018年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领导小组。结合息县实际,因地制宜,制订了《息县2018年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实施方案》(息农机字[2018]9号),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措施,积极稳妥地推进示范项目的实施。
二、加大政策扶持助动
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调控导向作用,在我县选取确定的补贴机具种类范围内,实行敞开补贴。优先保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所需机具和水稻插秧机(含育秧设备)、深松整地、免耕播种、高效植保、节水灌溉、高效施肥、秸秆粉碎还田离田、粮食烘干等支持农业绿色发展关键机具的补贴需求。为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装备支撑。
三、农机合作社领动
多措并举培育新型农机经营主体,引导和支持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等新型农机经营主体发展壮大。一是通过政策扶持和引导,加快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速度和规范化建设水平。目前,全县已发展农机主业合作社103家。二是通过培训,提高合作社业务水平和自身发展能力。2018年举办农机合作社成员培训班2期,培训合作社成员100余人。
四、示范辐射带动
积极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建设,组织农业机械现场演示会10场次,其中:4月18日,小麦飞防现场会在东岳镇杨庄村召开;5月10日,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现场会在商务中心区徐集社区召开;6月2日,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现场会在东岳镇杨庄村召开。农机合作成员、农机企业代表、经销商,农机大户和当地的干部群众600余人参加了现场会。与会人员现场观摩了来自全国12家企业,12种类型,30余台大中小型农业机械的演示。现场会通过对小麦、水稻等主要农作物耕整地、种植、田间管理、收获、烘干和秸秆处理等生产环节作业演示,形成全面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作业模式。同时,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到小麦、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开展技术指导56次,提供技术咨询180余人次,排除机具隐患12个;并进行了小拱棚育秧模式、无纺布育秧模式、工厂化育秧模式育秧等3种育秧模式对比试验。
五、强化宣传培训鼓动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体,为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建设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目前已发表各类信息9篇,其中省级信息网4篇,市级信息网4篇,县级信息网1篇;电视台报导6次,其中市电视台报导2次,县电视台报导4次;印发小麦、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资料、明白纸等宣传材料5000余份。举办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薄弱环节)技术培训班20期,培训1500多人次;举办农机推广田间日活动1次,参加人员100人次。开展农机送科技下乡活动4次,参加活动人数500余人次。
下一步,息县将持续加大工作力度,狠抓工作落实,全力抓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项目的推进工作。围绕小麦、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薄弱环节(机械深松整地、水稻机械育插秧、高效植保、机械烘干等),结合农时季节,开展宣传培训和试验示范。探索在全县可复制推广的小麦、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