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人间五月天,五月农忙无闲月,眼下正是水稻育插秧的好时节,现如今行走在周党莲花农机专业合作社数千公顷田野上,放眼望去,田成方,渠成网,春天油菜花飘香,一台台插秧机来回穿梭在田间,引吭高歌,播下种子,让人们看到丰收的希望。
雁飞千里靠头雁,船行万里靠舵人。在县农机局的支持和引导下2010年8月,在罗山县周党莲花农村土地流转信用合作社、周党镇莲花种植专业合作社、莲花植保专业合作社、包氏资金互助合作社等四家合作社以及包氏农资综合服务中心基础发展而来,建立了周党镇莲花农机农艺专业合作总社,采取“合作社 基地 农户”的经营方式,在生产环节上统一管理、统一机械化收割、销售上统购统销,为农户节约投入30%以上。租赁承包耕地6830亩。合作社依靠土地流转促动,加快了农业机械化进程,实施土地集中连片经营,又扩大了土地流转规模,为机械化育插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009年,莲花合作社理事长包乃勇在周党镇中山、龙镇、青龙村流转土地1300亩。由于机械化不成熟,请人插秧人均费用140余元,还插不了一亩,10天、半个月活干不了,现流转几千亩,育秧大棚建了75个,每棚育秧盘2-3千盘,四条流水线育秧机组每天可育1.5万盘秧苗,可为罗山推广的2万亩再生稻提供13000亩的育秧、机插、田间管理等凯发k8娱乐官方网址的技术支持。2018年合作社承担了《河南省水稻钵体育插秧机械化技术项目》成熟的机械化技术得到了农民的一致认可。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最终要靠发展特色产业作支撑,合作社始终依靠科技发展特色产业,把合作社作为市、县农机部门的示范基地,依靠市农科院、县农机人员作后盾,围绕优质水稻的引进,新技术的推广来进行科学种田,发展特色产业。新型的农机的使用不但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提高了作业质量和作业效率,确保了农机农艺的融合,而且带动了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农机作业等社会化服务的积极性,从试验的效果来看,农业机械深松、耕地、整地、施肥、育秧、收割、烘干等工序,降低了作业成本,提高了作业效率,作业质量合格率明显好如人工。
豫南最大机械粮食烘干基地就在罗山周党莲花农机专业合作社,36组粮食烘干设备,日批次可处理860吨左右粮食,1小时深加工大米35吨,用上粮食烘干机,不但脱水效果好,粮食损失小,还减少了不少的农业生产成本,解决了晒粮难的问题,避免了人为因素对粮食品质的影响,粮食不落地直接从田里进入粮仓,其质量更高,更环保,粮食的含水量能够被粮食烘干机精确控制,更有利于粮食的长期存放,打通了粮食生产环节“最后一公里”。
农机农艺融合,还改变了农户的生产观念,促进了当地农业新业态的发展,循环农业,周党莲花合作社再生稻一季改两季是乡村振兴产业支撑和提高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措施,特别对经过钵苗机插的再生稻提前,长势健壮均匀,穗大。两季亩产平均可达1700余斤,米质好,口感优,价格高,有效的解决了农村劳动力不足和秋季秸杆禁烧工作。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花齐放春满园。在农户眼里包乃勇就是一部活生生的“百科全书”,在农机农艺方面有什么困惑,无论是登门造访还是电话联系,只要找到他,他解决不了,身后还有农机技术人员及市农科院专家常年在合作社服务,总能迎刃而解。再生稻种植成功后,包乃勇致富不忘乡邻,积极开展宣传引导,先后组织召开了10余场座谈会,与贫困农户开展面对面的算帐对比,分析比较效益,提高乡邻种植再生稻的积极性。根据乡邻需求,积极为周边群众提供再生稻秧苗和优质肥料,现场讲解种植技术,极大地激发周边群众种植再生稻的热情。
周党莲花农机合作社大力实施向周边乡邻水稻育插秧示范推广,有力地推动了农业机械化进程。县农机局推广人员利用其示范基地做好宣传发动,营造浓厚舆论氛围,与合作社共同举办培训班,发放明白纸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进行大力宣传,提高周边乡邻对钵体育秧和机械插秧等新技术新工艺的认识,同时组织邻近贫困户到新建的育秧工厂和机插秧现场实地观摩,增强感性认识。基本实现“春签一张单,秋收一仓粮”。目前合作社新建的工厂育秧和机插秧高产种植示范基地,大力推广软盘育秧,机械插秧、土壤配方施肥、生物除草等农业生产新技术,新经验、新工艺,从施肥、整地、播种、施药、收割、运输全部实行机械化,在合作社农机停车库棚,各种农机具身姿各异,摆放整齐,现代化的各种农机具给人感觉非常震撼,高大威猛的外形显得霸气十足,既有“颜值”又有“范儿”。
合作带动,提升农机服务水平。近年来,包乃勇致富不忘贫困乡邻,有序组织水稻机插秧服务跨村、跨镇、跨区作业,提高插秧机使用效率。在今年春耕大生产中与县农机部门共同组织多台耕整机、旋耕机、插秧机投入春耕生产,由于速度快、收费低,颇受周边乡邻的欢迎,使用机插秧每亩省工钱近100元,而人工插秧每亩需160元左右,机插每亩只需50元左右。同时,使用机插,无人机植保机为春耕大生产赢得时间,降低了劳动强度,又解决当前劳力、畜力等不足的困难,还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肥力。
近几年来,包乃勇带领他的合作社开展订单作业、土地代耕、跨区机插等农机作业服务,合作社按照“安心打工去挣钱,莲花农机代种田,耕播插收机械化,合作共蠃谋发展”的理念,积极推动保姆式农机作业服务的发展,辐射周边乡邻种粮土地4万亩,形成了万亩亩产种植区域,并带动困难群众增收,留守的村民,大多数年老体弱,缺文化、缺技术,包乃勇让贫困户足不出村,就能找到工作,带动142户贫困户脱贫致富。付给周边群众务工工资每年约二百多万元,周边建档贫困户可免费提供秧苗享受农机作业服务,并赠送一包肥料,增加贫困户的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