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农机函【2019】43号
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农机局(中心):
现将《河南省2019年农业机械化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突出工作重点,细化工作方案,认真贯彻执行。
2019年3月29日
2019年河南省农业机械化工作要点
2019年,全省农机系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和对乡村振兴的指示精神,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8〕42号)的要求,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重点任务,实现全程机械化有新提升、全面机械化有所突破,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机械化支撑。
基本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满足农民对机械化的需要为总目标,以农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效益优先,推进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信息化融合,促进农机服务模式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相适应,机械化生产与农田建设相适应,推动农业机械化向“全面、全程、高质、高效”升级,为“藏粮于技”提供农业机械装备支撑,扛稳粮食安全责任。
主要目标:全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4%以上,小麦综合机械化水平稳定在98%以上,玉米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以上,水稻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6%以上,花生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在持续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果菜茶等经济作物、畜牧养殖、水产养殖、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
一、精心组织好重要农时季节机械化生产。以三夏、三秋农机化生产为重点,组织好重要农时机械化生产。抓住重要农时农机作业的高峰期,组织好农机跨区作业,不断拓展农机跨区作业领域、范围和规模。要利用互联网在线监测等先进技术,降低监管成本和管理风险,确保作业质量。以抗旱排涝、防治病虫害为重点,适时组织农机抗灾救灾。做好应急预案准备,强化应对灾害性天气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将深松整地纳入全年性工作,督促指导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抓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重点围绕小麦、玉米、水稻、花生四类主要农作物生产,建设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分作物分区域举办全程机械化现场推进活动;加快高效植保、产地烘干、秸秆处理等环节与耕种收环节机械化集成配套,大力开展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离田、精量播种、精准施药、高效施肥、节水灌溉等绿色高效机械装备和技术的示范推广,进一步完善和熟化生产模式与技术路线,探索区域性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凯发k8娱乐官方网址的解决方案。继续开展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支持有条件的地市整体推进。
三、高质培育现代农机合作组织。利用省财政资金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机合作社与维修网点合作,鼓励产销企业与维修网点对接,激活农机维修服务资源。培育壮大农机合作社、作业公司、租赁公司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探索“机农合一”、“全程机械化 综合农事服务”、“互联网 农机服务”等新主体、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指导农机合作社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拓宽服务领域和范围,着力建设一批省级示范社,争创一批部级示范社。
四、大力提高公益服务能力建设。深化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建设,支持实施意愿高、完成任务好的县承担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建设任务,提高农机推广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提高农机试验鉴定能力,做好新《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办法》宣贯落实,结合实际做好有关制度的清理和“立、改、废”。推动农机化与信息化融合,围绕“四优四化”和粮食安全,采取政府与企业相结合、财政资金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办法,建设、完善我省农机信息化三个系统,即:精准智能农机系统、“互联网 农机”社会化信息服务系统、农机管理政务信息服务系统。通过政策扶持等方式,加快智能农机装备创新发展,加大智能化农机装备的推广力度,实现农机信息化、智能化。
五、持续弥补薄弱环节机械化“短板”。瞄准“四优”作物,加快花生收获、秸秆青贮和牧草收获机械化发展,加大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机械化装备与技术开发应用;协调推动农业机械化由种植业向畜牧业、渔业、初加工业及设施农业延伸。聚焦薄弱环节,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加大农机新机具新技术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力度,对花生收获机械化技术、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水稻钵体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油菜生产主要环节机械化技术和谷子生产主要环节机械化技术等进行试验示范;积极发展农用航空,继续开展植保无人机试验示范,推进我省高效植保机械化发展;强化智慧农业、水肥一体化、设施农业、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绿色高效机械装备和技术推广应用工作。
六、继续抓实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在“三夏”、“三秋”等主要生产时段,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隐患整治排查,组织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月”和“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开展经常化安全宣传教育。扩大“平安农机”创建覆盖面,创建一批“平安农机”示范市、示范县、示范乡镇和示范合作社,构建农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推进农机驾驶培训考核管理改革,组织开展在用农业机械年度安全技术检验工作,进一步扩大农机安全监理免费惠农政策覆盖面,推进拖拉机驾驶证、联合收割机驾驶证“两证合一”和新机免检。规范农机事故处理,鼓励各地对发生轻微财产损失的农机事故实行简易程序。完善农机事故认定复核程序,加强农机事故处理业务培训,完善应急预案和加强应急装备建设,提高农机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七、提升农业机械装备水平。认真落实农机扶持政策,采取有效措施把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使用好,加大对“四优”作物生产所需机械的补贴。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缺口大、进度快、使用规范的市县倾斜,重点做好补贴资金申请登记进度网上实时公开工作,持续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延伸绩效管理;提升政策实施满意度,实现县级公开专栏建设100%,推行使用手机app申领补贴。积极推进农机报废更新,加快淘汰老旧农机装备,促进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应用。探索金融机构针对权属清晰的大型农机装备开展抵押贷款的新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对购买大型农机装备贷款进行贴息。鼓励发展农机保险,加强业务指导,鼓励有条件的市县选择重点农机品种开展农机保险试点工作。